联系我们
  1. 客服热线:
    400-0531-701
  2. 联系地址:
    济南市华阳路67-1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商务港2号楼1单元5层

大数据赋能提升公共交通组合效能

发布时间::2024-03-15

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多地积极实践公交都市、绿色出行示范城市等创建工作,地铁、公交、慢行系统融合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对于打造高质量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大数据技术,城市交通管理者在精准分析市民出行规律的基础上,能实现交通资源时空合理分配和即时、需求引导。

基于北京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出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地铁、公交、慢行系统融合,向市民提供更灵活、的出行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

优化竞合关系是关键

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单车不仅有效解决市民“一”出行问题,更以其便捷、等优势,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共享单车的发展对促进绿色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由于供需时空不均衡,共享单车不仅造成严重的堆积问题,还降低了市民“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的出行意愿。以北京为例,积水潭、西直门、广渠路等地铁站通勤接驳潮汐现象明显,大量共享单车短时间在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聚集,导致严重堆积问题。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过饱和(每平方超过1万人)的地铁站周边,严重的共享单车堆积问题,对市民“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出行意愿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为缓解共享单车堆积问题,北京推行“入栏结算”,规定共享单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外不能落锁或需缴纳罚款,并增派管理人员进行动态巡查。但共享单车堆积的本质原因是中心城区有限的公共空间资源,与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巨大的停车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当前政策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强制性停放措施限制了共享单车停放范围,未能从根源上解决供需不匹配带来的矛盾,导致热点区域共享单车停放量超过承载力;二是“监测+调度”作为事后管理手段,并未充分利用需求侧市民出行时空规律,监管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有限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约束下,调节不同时空的共享单车停放需求成为缓解堆积问题、提高“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出行意愿的重要手段。公交和共享单车应作为互补品,服务不同出行距离的市民。当前地铁站周边用于承担接驳服务的公交和共享单车融合仍然不足:共享单车除了承担短距离接驳服务外,还满足部分中长距离乘客的接驳需求,尤其是公共交通资源配置度较低的市郊区域,以及城市中心部分接驳公交未覆盖的区域。共享单车的引入有效满足了市民的接驳需求,但加剧了地铁站点周边的堆积问题。

核心在于优化三者之间的竞合关系。目前地铁、公交刷卡数据和共享单车定位数据等交通大数据逐步应用,为预测市民出行规律、精准调节交通系统供需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公共交通的特性和竞合关系,进行交通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市民出行偏好,从需求侧调节市民出行选择,并引导共享单车规范停放。“双管齐下”平衡共享单车供需的时空关系,精准调节公共交通的出行总量、出行方式和时空分布,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的出行意愿。

用大数据精准预测出行需求

共享单车创造了车辆位置、骑行轨迹等海量、动态、精准的出行数据。大数据赋能多种交通方式融合成为可能,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利用共享单车出行数据优化公交线路。在浙江,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在文一西路荆长大道口、合建村2个客流密集站点附近,杭州公交发现大量共享单车堆积。在调研乘客出行起讫点和出行习惯后,杭州公交派出巡检车调查共享单车的集中骑行方向和目的地。结果发现,文一西路荆长大道口、合建村2个公交站点的共享单车,主要来自周边福鼎家园、西溪北苑等居民小区。基于此,杭州公交在周边小区增设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线路,积极满足市民“一”出行需求。据统计,公交线路优化后日均客流量上涨超过2倍,公交站点附近的共享单车数量急剧下降。数据表明,在公交出行便利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用户可大量转为公交出行。当前,杭州在调整、新设公交线路时已将共享单车集中站点作为重要参考,如在共享单车密集骑行区域开设长度5内的微循环公交路线,有效调节公交、共享单车的竞合关系。

优化共享单车停放位置,实现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面对共享单车堆积、城市公共空间有限的情况,法国巴黎从20209月推行强制入栏停放政策,并将部分小汽车停车空间分配给共享单车。此外,政府管理部门利用共享单车骑行数据,精准识别市民主要的起讫点区域,优化共享单车停车位置以保证接驳时间不超过2分钟,实现地铁、公交、共享单车无缝衔接。政策推行后,巴黎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率从2019年春季的65%下降到2020年秋季的9%;市民“地铁+共享单车”出行意愿也在政策推行后一个季度内增加了12.5%

依托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实现数字化融合。在德国斯图加特,政府管理部门通过与共享出行公司Voi合作,将Voi的共享滑板车与斯图加特的MaaS系统进行整合,推出统一的出行搜索、购票支付等服务。结果显示,共享滑板车和地铁、公交的数字化融合有效提高两种交通方式间的协同效益,使用Voi共享滑板车作为地铁“一”接驳方式的客流量增加了250%Voi用户的地铁出行次数增加了35%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

为进一步促进地铁、公交、慢行系统融合,城市管理者需综合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约束、把握市民出行时空规律,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优化三者之间的竞合关系,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供给侧时空分布精准化。合理分配、设置共享单车停车区域,促进“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无缝衔接。同时构建需求预测模型,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提前对共享单车进行精准调度。

合理分配接驳需求,缓解共享单车堆积问题。针对城市公共空间限制导致的共享单车堆积问题,一方面应“治堵”,将小汽车停车区域合理分配给共享单车,缓解共享单车停车压力。另一方面应“疏导”,合理分配接驳需求,提高共享单车易堆积站点周边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如利用运输效率高、公共空间占用较低的微循环公交提供较长距离的接驳出行服务,提升人行道、天桥和地下通道等步行基础设施品质,增加步行系统的通达度和吸引力。通过大数据精准识别共享单车骑行热点线路、优化公交线路和班次,降低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地铁、公交站点周边共享单车停放压力。

提高共享单车停车空间分配精细化程度。目前,北京对共享单车实行总量控制,中心城区要求车辆投放总规模不超过80万辆;郊区根据自身情况,分配各共享单车企业份额。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往往为追求利益化,将共享单车集中投放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极易导致堆积问题。建议推进共享单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细化停放管理相关考核指标,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企业在不同行政区的配额管理、运维和调度力量配备、执行力度和运维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分区域分对企业进行考核,提高共享单车空间分配的精细化程度,引导企业增加高峰时段郊区大型社区周边等潮汐站点的共享单车投放。

优化停车区域,促进“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出行无缝衔接。据调查,90%的共享单车用户可接受步行时间为2分钟。如果城市公共空间充足,建议在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步行2分钟距离内(200300米)设置共享单车停车区域,并根据共享单车骑行数据选取合理停放地点和容量;若城市公共空间有限,共享单车停车区域需设置在步行2分钟范围外,建议在地铁站出入口、公交站点增设共享单车停车区域指示牌、地面引导标识等,减少乘客寻找共享单车的时间。

精准预测需求时间变化规律,提高共享单车调度能力。通过融合地铁、公交、天气等多源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需求预测模型,建议在共享单车监管平台接入高时空颗粒度的需求量预测模型,督促共享单车企业提前采取措施,如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前进行预备式共享单车调度。

需求侧行为干预精准化。提高“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出行品质,不仅需要加强供给侧交通资源协调能力,还需结合需求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实现实时、精准行为干预。如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推送个性化停放点,引导用户合理停放,缓解共享单车调度压力。运营企业在检测到潜在共享单车堆积区后,可利用现金激励等方式鼓励周边用户优先选择该区域的车辆;探测用户出行个性化偏好,分人群实施差异化助推或奖励,进一步提高行为干预效果。

构建用户出行的个性化动态奖惩体系,实现对用户的信用管理和碳普惠激励。例如,加强共享单车企业用户信用评级建设,推动“哈啰信用分”“美团骑行分”等企业级信用体系的数据互通,推进对不规范停放用户的数字化管理;基于高德、百度地图等MaaS平台,推出“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优惠套票或碳积分奖励。一方面,可对小汽车出行用户定向推送此类优惠券,增加绿色出行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特定绿色出行路线的激励,在易产生单车堆积的站点周边,提供公交接驳优惠套票等,有助于实现出行需求的时空调节,提高绿色出行品质。

(王雅璨、詹紫琳、王超单位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贾思琦单位系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文章来源:公共交通资讯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问题,烦请提供疑问、身份证明、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