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快速机动化的双重压力下,城市空间与交通供需平衡的冲突尤为强烈,城市布局与交通协调发展更为重要。
什么是TOD模式?
在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布局形态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模式,即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应运而生,利用公共交通的发展来驱动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形成与交通建设相协调的城市布局形态、产业结构,使交通资源的供给成为影响交通需求分布和强度的主导因素,将被动的供给压力转化为主动的带动需求发展的牵动力,从根本上需求杂乱无章地自然发展而持续形成对交通资源供给的压力。
TOD模式有哪些类型?
根据适应的范围,TOD模式分为针对区域层面的TOD模式和针对城市层面的TOD模式。
针对区域层面的TOD模式,是公交走廊引导城市轴线型空间形态,其基本策略是按公交站点一定范围内城市空间集聚轴线发展(图1)。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特征的城市多条轴线组合,可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针对城市层面的TOD模式,是公交枢纽型城市中心体系,其基本策略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组织城市社区,将商业、娱乐、居住等功能整合在步行可达范围之内,形成适宜步行的混合功能社区,从而方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图2)。通过公共交通网络将多个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之内,并在社区之间设置公共绿地,优化城市环境。
表1:TOD模式类型和特征
TOD模式在城市发展中有何效益?
TOD模式提供多种出行方式选择,平衡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增加出行的便利性,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综合发展等方面体现出强大的优势,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创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用地集约的低碳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
促进老城区的空间结构更新
提高出行效率
缓解停车压力
提升经济效益
提升社会效益
提升环境效益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引导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速度快的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和快速机动化的双重压力下,城市空间与交通供需平衡的冲突尤为强烈,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构建存在缺乏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协调、缺乏强有力的公共交通支持、小汽车出行比例过高、忽视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等问题,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总体趋势是引入TOD理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交通供需平衡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引导转变,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由偏重物质空间形态构造向定量预测、评价并重转变,交通系统优化由单一模式道路网络向多模式综合交通协同转变。针对不同的城市形态,提出以下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引导策略。
我国城市群交通结构优化与引导策略
我国大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引导策略
❖ 构筑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结构
结合城市空间形态、产业形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集中建设新区,老城人口向外围疏散,避免城市形成单中心蔓延型的发展模式,平衡通勤时段轨道交通双向客流。借鉴国内外TOD发展模式经验,实现大城市“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空间结构。
❖ 以轨道交通廊道和枢纽为骨架及节点,布局城市各级公共服务中心
以轨道交通及其他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为依据,分布城市的居住与就业功能及建设强度,城市各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应与轨道交通廊道与枢纽的布局相吻合,市级商业商务服务中心和就业中心原则上应处于2条及以上轨道交通廊道集中服务的地区。
❖ 制定以公交为先导的资源配套政策
在用地规划中优先考虑公交场站用地需求;公交专用道要覆盖城市主要干道体系,为兼顾道路资源的合理使用,在交通繁忙路段公交专用道实施全天专用,其他路段实施分时专用;在主要交叉口设置公交专用信号,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过。
❖ 提供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选择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不同方式和线路之间优势互补、适度竞争,满足乘客多样性的服务要求,确保公共交通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其中,地铁系统用以承担连接主要地区间重要交通干线上的大部分客流,保证整个交通系统宏观运行的效率和稳定;轻轨系统是地铁系统的补充和拓展,主要用于连接地铁车站与主要居住区、商业区,为地铁网络提供客流补给;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的近距离交通,并为地铁和轻轨网络提供客流补给和网络完善服务;出租车系统用于填补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间的空白,满足市民特殊的出行需求,是构建完整的公共交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国中小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与引导策略
❖ 大力发展慢行交通
对于短距离出行,应倡导自行车为主体的交通方式,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并建设专有的慢行车道,供居民骑车或步行出行。对于中长距离的出行,应建设慢行岛,岛内与低等级断头路相连接,通过快速路、主次干道上的人行设施以及少量与主要道路平行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为短距离出行、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出行提供相对独立与安全的慢行出行道路空间,从而促进慢行交通的发展。
❖ 逐步推动公共自行车等共享交通的发展
公共自行车不仅包含私人自行车的优点,还具有借还车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利用公共自行车,可以更好地完成与公共交通的接驳,解决居民出行“一”问题,缓解交通拥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 倡导公交优先,建立、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中小城市人们的出行距离较短(通常在8以内)且耗时较少,应倡导“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体的交通方式。因此,中小城市应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的发展策略,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并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建立的智能公交系统,从而创造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
❖ 制定长远的交通建设发展战略
中小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不能一味地通过建设道路来满足不断上升的交通需求,要制定长远的城市交通建设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坚持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尽可能地降低小汽车的出行,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文转自公共交通资讯
说明:本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
上一条 : 【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助力公交数字化转型发展
下一条 : 浅谈公交企业文化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