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两会开始了。在此次两会众多提案和建议中,人脸识别与个人信息保护引起了众多关注。
01
不被接受的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的熟悉。别的不说,从2017年iPhone X使用3D人脸识别技术代替指纹识别之后,人脸识别技术几乎已经成为了手机的标配。除此之外,在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区域使用人脸识别取代人工进行身份核验也已经常态。
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出现的问题并不少,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在接连不断,各具“特色”的事件之下,人脸识别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变得有些不堪:并不安全,用照片就可以骗开;其次人脸识别存在滥用情况,不戴头盔无法防范;另外人脸数据并不安全,数据库有泄漏风险;有无法分子在倒卖人脸数据,没人希望自己的脸被卖掉。
在人士看来,这些问题有很多并不是人脸识别技术的问题,比如人脸数据泄漏,是因为数据库存在漏洞,问题在数据库技术上,而不是在人脸识别技术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也不是人脸识别技术有问题,而是在采集个人信息方面存在问题;快递柜被照片骗开的事件只是个例,大部分人脸识都可以抵抗类似的攻击。
很明显,人脸识别技术本身并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只是在应用时,有些人做的比较好,有些人做的有问题。
但是对于非的普通人来说,能做的事情只有对所有人脸识别应用表现出“不接受”的态度,因为他们无法分辨面前的应用是否是安全,是否会侵犯他们的利益,因此只能拒绝一切可能的威胁。
02
两会提案:加强人脸识别管理
人脸识别技术虽然依旧存在不的地方,但是就其优点来说,属于瑕不掩瑜,人脸识别使用门槛低、效率高、可以方便的进行人证合一验证,在安防、身份认证等领域有着无比的优势。但是如何监管,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两会上,人脸识别相关提案成为了热点。
在众多人脸识别相关提案中,可以看出加强对人脸识别的管理已经成为共识,人脸识别应用将迎来强监管。
03
人脸识别的未来
“我们有没有必要使用人脸识别?”对于这个问题,《检察日报》表示,“人脸识别技术产生之前,大量经济行为和民事活动早已在进行之中,严格说并不存在缺之不可的情形。”
因此,人脸识别的应用边界成为了探讨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代表都建议建立相应的行政监管体制,由公安部门或网信部门对人脸识别应用的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进行审查。
在数据安全方面,建设相应的安全认证体系,通过相应的部门对人脸数据保护进行监管,确保数据安全,对非法采集人脸识别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甚有代表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专门机构管控生物特征数据,设必要门槛,杜绝任何企业都可染指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现状,禁止市场随意采集使用生特征信息。
很明显,其中无论哪一条的施行都将给人脸识别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人脸识别中小型订单数量可能会出现锐减。在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的审查之下,绝大部分以“创新便民”为名的人脸识别项目可能根本无法落地。以小区、为主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项目可能会延期进行或就此取消。
其次在审查和监管压力之下,在人脸识别项目落地时必然会添加审查、认证环节,项目花费时间很大可能性会延长。为了满足合规,项目建设相对成本也会增加,相应的,项目规模也有可能萎缩。
好的一方面是,在有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后,人脸识别应用的安全性或将得到市场更多的信任,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另外,在有了审查监管后,一直对人脸识别抱有观望态度的政企、单位或将放下疑虑。特别是学校、医院、游乐园等公共场所,或将给人脸识别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
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不会因为严监管的到来而消失,反而会因为严监管更加健康的普及,深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脸识别企业或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客户更严格的需求。
上一条 : 山西率先推出具备“交通一卡通”功能的社保卡
下一条 : 刘伟:人脸识别应用要做到有法可循、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