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1. 客服热线:
    400-0531-701
  2. 联系地址:
    济南市华阳路67-1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商务港2号楼1单元5层

郑跃东:城市公交行业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8-09

城市公交行业驾驶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建议

郑跃东

城市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环境特殊,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复杂的社交环境。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影响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甚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城市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本次调查针对重庆市公共交通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驾驶员,收集到14327人的有效数据,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

一、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特点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与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有关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有年龄、驾龄、学历、婚姻状况。

1.年龄

年龄在26~40岁之间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差,25岁以下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这主要与公交驾驶员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有关,26~40岁年龄段的驾驶员处于青壮年时期,相比25岁以下的驾驶员,他们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需要自己的工作养家糊口的状态,面临婚姻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

2. 驾龄

驾龄在3年及以上的比驾龄在3年以下的公交驾驶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主要是由于相较于其他职业人群,公交驾驶员更容易发生情感耗竭和职业倦怠,而随着工作年限的累积,这些心理问题越容易被诱发,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但具体来看,驾龄在3年以下的公交驾驶员在忍怖症和精神病(包括幻听、思维入侵、被控制感等)症状表现的得分高于驾龄在3年及以上的公交驾驶员,这可能是驾龄较短的驾驶员驾车时间短、技术不够熟练、经验不丰富紧张害怕等因素的影响所致,而驾龄长者处理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强、心理素质好;驾龄在3年及以上的比驾龄在3年以下的公交驾驶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主要是由于相较于其他职业人群公交驾驶员更容易发生情感耗竭和职业倦怠,而随着工作年限的累积,这些心理问题越容易被诱发,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驾龄在3年及以上的公交驾驶员在躯体化表现上的得分要高于驾龄在3年以下的公交驾驶员,这则是由于公交驾驶使躯体长期处于全身振动的状态,导致肌肉骨骼系统、前庭器官刺激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腰背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倦等躯体不适症状,并且随着驾龄的增加躯体不适症状逐渐加重。

3.学历

学历越高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这可能是因为学历越高的驾驶员对自身的期望和要求越高,而现实生活长期的平淡枯燥让他们内心中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越来越强烈,因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4.婚姻状况

已婚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未婚公交驾驶员较差,主要表现在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几个方面。这同样和心理压力有关,已婚公交驾驶员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更多,既要做好工作,同时又要处理家庭关系等一系列的重大生活事件,心理状况波动较大,而驾驶员的职业特点使他们难于或不能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2

二、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问题类型

驾驶员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心理疲劳、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悲观消极等。

1.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在高强度的道路行驶压力下,如驾驶时间过长、外界驾驶环境较差或条件多变等,驾驶员会感到心慌、心绪不宁,对驾驶过程产生无力应付的感觉。一般来讲,在驾驶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种心理疲劳就能被。

2.焦虑

焦虑是驾驶员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对行驶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防御性身心反映,表现为因不可预见行驶过程中的危险,而感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一般性焦虑是情境性、暂时性的,常会随着危险结束而。但是,如果行驶危险持续、

长时间作用,驾驶员不能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不自觉地紧张。

3.抑郁

抑郁是驾驶员在遭受心理挫折以后,如家庭变故、工作待遇与分配不合理等而产生干什么都没意思的郁闷感觉,表现为无精打采、疲劳无力、情绪消沉等。

4.暴躁易怒

暴躁易怒是人在遇到刺激时的一种反应,每个人对刺激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暴躁易怒主要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和家庭关系中脾气暴躁,难以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典型的表现就是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产生路怒症,路怒症可能是一系列发生在驾驶之前,其他充满压力或令人愤怒的事件的终产物。这种愤怒可能会迁移到其它场合,如在家庭关系中遇到一点小问题就爆发。

5.悲观消极

悲观消极是指驾驶员因负面的心理状况而引发内心巨大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提不起兴趣,产生消极态度,对待现有工作冷漠,工作效率低下,感到工作无意义,不愿再为此付出努力。

3

三、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1.社会层面:营造尊敬关怀公交驾驶员的友好社会氛围

政府、公交企业等相关部门应借助讲座、媒体报道,海报宣传、政策制定等方式营造人人尊敬、关怀公交驾驶员的友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开展好“520公交关爱日”活动,帮助公众认识到驾驶员工作的高危性、高压性,理解公交驾驶员工作的不易,减少和避免司乘关系冲突形成文明的乘车习惯、营造友好的驾驶环境,保证驾驶员处于健康愉悦的行车状态,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

2.企业层面:关爱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和改善公交驾驶员待遇、福利

一方面,公交企业应实时关注和调节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注重对驾驶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公交公司可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发放心理健康指南以帮助驾驶员预防和调节负面心理情绪。其次,公交公司可通过联合心理健康机构对驾驶员进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和个案心理辅导,避免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加重或恶化。另一方面公交公司应加强对驾驶员的人文关怀。公司在平时管理时应注意保护驾驶员的自尊,并酌情改善和提升驾驶员待遇和福利,减轻驾驶员生活压力,提升驾驶员工作的积极性。公交公司应加强与驾驶员家庭的联系,了解驾驶员的家庭难题。针对经济困难的驾驶员适当给予经济补贴。针对家庭矛盾突出的驾驶员家庭应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和亲子关系辅导,做到从各方面预防和缓解驾驶员心理压力。对患有职业病的驾驶员企业应提供适当的医疗补贴,减轻患病驾驶员的医疗负担,使驾驶员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与温暖,在心理上减轻职业病所带来的痛苦,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3.家庭层面:营造关爱支持公交驾驶员的温馨家庭氛围

家庭对驾驶员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成员对驾驶员的关心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氛围较好的驾驶员往往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应避免向驾驶员传递负向情绪,杜绝在家庭中形成负向情绪污染。其次,家庭成员应理解支持驾驶员工作,多与其交流并帮助其及时排解和宣泄负面情绪,避免负向情绪累积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家庭应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氛围,避免家庭给驾驶员带来心理健康困扰。

4

4.驾驶员自身层面:加强自我心理健康关怀

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的影响,因此驾驶员应学会自我关怀。一方面,驾驶员可以通过与同事的交流互动以形成同伴支持,并采用“普遍人性感”的方式以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共同遭遇,将不幸遭遇普遍化后坦然接纳,避免过度关注事件的负面性所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另一方面,驾驶员应主动关心自我身心健康并做好心理健康问题的防范。,要提升自我的心理认知。步要主动进行自我观察。对自己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主动认识。第二步是恰当接纳他人评价。不是所有的他人评价都有利于自我认知,毕竟他人评价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兼听则明,一定程度上筛选、接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第三步合理利用比较方法。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都是主观的反映,除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比较来提升自我心理认知。一方面与同类型的他人进行比较,用以确认自己与他人相类似的属性,另一方面还可跟不同类型的他人相比较以提高自我认识的可信程度,同时帮助自身社会行为的发展恰当的比较方式是把这两方面的社会比较结合起来,以完善自我认识。另外,纯粹与他人比较不可过度,否则会伤及自尊,导致心理的极端化。我们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比较,与过去的自己纵向对比,善于发现自身特质的变化,通过进步来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个体。其次,增强个人心理免疫。一是提升抗压能力。压力心理学家凯莉·麦格尼格尔发现,压力对人的损害主要在那些以消极的心态面对压力的人中存在,那些以积极心态看待压力的人,压力并未带来明显的损害,相反,这些人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增加了幸福感。二是锻炼应对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向朋友敞开心扉、与父母或伴侣讨论日常生活问题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应对能力,还可以保持书写的习惯,将自己难以公开的想法写进日记,接纳自身问题并及时调整。一味逃避不是长远之法,借酒浇愁也只会导致更多的痛苦情绪,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我们才能应对挑战、适应社会。三是保持理性思维。艾里斯将非理性信念描述为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实际的苛求,这一思维常造成庸人自扰,而理性与非理性相对,对挑战、适应社会。三是保持理性思维。艾里斯将非理性信念描述为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实际的苛求,这一思维常造成庸人自扰,而理性与非理性相对,是一种成熟的认知方式,指的是合理的或合乎逻辑的、可被经验材料或证据支持的、合乎现实情况的思想。保持理性的思维习惯,不要由情感过多左右自己的选择,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要学会自身心理调试。做自主放松训练及复盘过去都能够促进心理平衡,调适身心。作者:郑跃东 重庆公交集团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

 

本文转自公共交通资讯

说明:本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

  • 微信